废布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废布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王福江控制增量优化存量调整产业结构-【新闻】

发布时间:2021-05-24 09:21:11 阅读: 来源:废布厂家

王福江:控制增量 优化存量 调整产业结构

山东作为水泥生产大省,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已经凸显,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坚决控制增量,进一步优化存量,促进水泥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以推动山东水泥行业科学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水泥行业已经出现全面产能过剩。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发出了《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坚决遏制水泥新增产能,加快水泥转型升级的倡议书》。此倡议的提出,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山东作为水泥生产大省,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已经凸显,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坚决控制增量,进一步优化存量,促进水泥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以推动山东水泥行业科学健康发展。

山东水泥行业基本情况

山东是我国水泥生产大省,产量自1994年至2008年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一,近几年在前两位徘徊。山东也曾经是全国有名的立窑水泥大省,2000年以前,新型干法水泥比重不到10%。“十五”期间,山东新型干法水泥快速发展,到2005年,新型干法水泥比重提高到41.61%,产品结构调整是伴随着水泥总量的持续膨胀来实现的。这期间,水泥总量从2000年的6570万吨迅续发展到2005年的1.42亿吨。针对水泥产能快速增长的趋势,山东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积极向省政府提出建议,要求“控制总量、上大压小、优化结构”,对此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

进入“十一五”后,面对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深层次矛盾与问题,协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按照水泥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控制总量,优化存量,淘汰落后,调整结构,取得显著成效。2006年全省生产水泥1.66亿吨,是有史以来的最高产量,其后4年分别为1.49亿吨、1.4亿吨、1.43亿吨、1.48亿吨。虽然产量变化不大,但是产业结构和经济效益却发生了很大变化。“十一五”末与“十五”末相比,全省新型干法水泥比重由41.61%提高到80.21%,水泥工业增加值由131.4亿元增加到195亿元,增长48.4%;销售收入由441亿元增加到683亿元,增长54.88%;利税由48.1亿元增加到88.4亿元,增长83.78%;利润由24.5亿元增加到43.1亿元,增长75.92%,经济效益的增长明显快于产量的增长,说明山东省水泥工业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取得成效。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山东水泥工业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全省生产水泥1.52亿吨,虽然同比微增2.71%,但是完成销售收入842亿元,增长27.84%;实现利税142亿元,增长67.46%;实现利润98亿元,增长83.61%。进入2012年,山东水泥产量持续回落,第一季度,水泥产量落后于四川、江苏、河南,位居全国第四位,结束了多年来产量全国第一的位置。

主要做法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

山东在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和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的过程中,始终把控制总量放在首要位置,注意发展和淘汰的节奏。为了加强对全省水泥产能的调控,专门成立了由分管省长任组长、省直30多个部门参加的全省关停和淘汰落后水泥产能工作领导小组,并在2008年年初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山东省关停和淘汰落后水泥产能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坚持“上大”与“压小”相结合,严格按照等量或超量淘汰的原则,对新上新型干法水泥项目规划定点布局,在有资源的地方建熟料基地,在有市场的地方建粉磨站,经审查合格后,由省固定资产投资联席会议核准后方能备案;凡是不符合水泥发展布局和产业政策要求的,一律不予核准。

自2009年国务院批转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8号)下发以来,我们又及时在水泥行业中进行宣传贯彻。对于每年的淘汰任务下达到各市,落实到每条生产线,并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年底则组织力量进行验收。为了鼓励企业淘汰落后的积极性,省财政每年安排几千万元对拆除立窑的企业进行补助,有力地推动了淘汰落后水泥的进度。“十一五”期间,全省累计拆除立窑水泥生产线768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7680万吨,超量2980万吨完成国家下达的淘汰任务。2011年又淘汰落后水泥产能1395万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已建成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77条,年熟料产能88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到85.4%。山东已经由立窑水泥大省跨入新型干法水泥大省的行列,实现了水泥工业不断由大变强的跨越。落后水泥产能的淘汰不仅使全省的水泥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而且还腾出了新型干法水泥发展空间,也使水泥行业的经济效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实施大集团战略,优化组织结构

山东水泥工业不断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积极支持和推动优势骨干企业,以技术、管理、资源、资本、品牌为纽带,加快联合重组,促使大企业大集团在组织结构调整中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山水集团、中联水泥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山东水泥行业的龙头和中坚力量。目前,山水集团在山东省内拥有熟料生产线20条、熟料产能2545万吨,水泥产能3220万吨。中联水泥在山东拥有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22条,熟料产能2586万吨,水泥产能3250万吨。两个集团熟料年产能和水泥年产能分别占全省新型干法熟料、水泥总产能的58.70%和58.61%。另外,全省水泥年产能200万吨以上的企业还有近10家,如枣庄申丰(沃丰)、枣庄泉兴、临沂沂州、烟台丛林、枣庄葡诚、淄博鲁中、冀东烟台和莱芜鲁碧等,这些大企业集团的发展,为推动山东水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积极发展加工制品业,延伸水泥产业链

水泥制品业是山东建材工业增长较快的行业,2011年,其工业增加值与总产值增幅均超过20%,完成销售收入472亿元,比上年增长51.49%,实现利税65亿元,比上年增长70.58%,增幅均居全省建材行业第一位。

近年来,山东水泥行业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发挥优势,引领行业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特别是山水、中联等一些大企业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大举进入商品混凝土产业。2011年,山水集团专门成立了山东山水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以促进商品混凝土及水泥制品等产业的发展;中联水泥与山东200余家关联企业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其中涉及商混产能达1亿立方米。

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十一五”以来,随着水泥熟料烧成系统更加先进可靠,立式辊磨在新型干法水泥生料粉磨中占据主导地位,水泥粉磨向设备的大型化及节能降耗的方向发展,以及高中压变频技术的广泛应用,山东水泥单位产品能耗连年降低。

新型干法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十五”期间,山东只有两个企业建有余热发电系统,进入“十一五”后,随着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日臻成熟,山东新型干法水泥企业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建设与新型干法水泥一起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共建成投产余热发电机组55个。

大力发展散装水泥,散装率不断提高。水泥散装率从“十五”末的41.08%提高到2011年的60.62%,提高近20个百分点。2011年全省发展散装水泥9225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折算节约标煤211.96万吨,减少粉尘排放92.7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1.09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8万吨,减少水泥损失415.13万吨,实现综合经济效益41.51亿元,为完成行业节能减排目标做出了巨大贡献。

<<首页12末页>>

存在的问题

新建生产线的热情不减

山东水泥总量这些年虽然控制的相对较好,但是部分地区产能也已经过剩,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已经凸显。今年以来,部分地区和企业的生产线已经限产、停产,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呈量价齐跌态势,企业效益明显下滑。但是,新增水泥产能却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目前,全省已经批复在建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13条,其中12条将在2012年及2013年陆续建成投产,届时将新增熟料产能1900万吨,新增水泥产能2400万吨。2012年年底,全省将形成新型干法熟料产能1.07亿吨,新型干法水泥产能1.4~1.5亿吨。

尽管如此,目前少数企业和地区争上新型干法水泥熟料项目的热情不减,千方百计想新建熟料生产线。这其中,既有少数大企业为进一步扩大和占领区域市场想新建的,也有少数地方政府为了局部利益和近期政绩在推动新型干法生产线项目的建设。还有一些水泥行业外的大企业集团受水泥行业短期利益驱动也热衷于水泥项目的投资。

淘汰落后任重道远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文)要求,2012年年底前,淘汰窑径3.0米以下水泥机械化立窑生产线,淘汰直径3.0米以下的水泥磨机(生产特种水泥的除外)。

关于淘汰水泥机械化立窑生产线问题。按照国家发改委2011年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本)》中的要求,2012年年底淘汰窑径3米及以上水泥机立窑。2012年,我省即使完成国家下达的淘汰任务,淘汰掉立窑33台,山东还有200多台立窑存在。这些立窑企业少数是无证生产,但大部分都是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也有些是根据2011年国家工信部文件要求各省申报拟保留下来的直径3米以上的立窑企业(我省申报后确定了15家企业的39台立窑予以保留,涉及产能473.3万吨)。目前,离2012年年底只有半年时间,对这些立窑的淘汰和处理,困难重重。

关于淘汰直径3.0米以下的磨机问题。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文)要求,2012年年底前,淘汰直径3.0米以下的水泥磨机(生产特种水泥的除外)。目前,山东全省直径3.0米以下的磨机量大、面广,涉及水泥粉磨能力7000万吨左右,覆盖17个市,近200家企业,4万多名从业人员。大部分直径3.0米以下的粉磨站,从企业建立到审核发证,各方面都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和政策条件,其中还包括众多在“十一五”期间积极响应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拆除立窑就地技术改造的粉磨站。按照7号文要求2012年年底前淘汰后,是否允许这些粉磨站在符合规划布局情况下用大磨机置换现有的小磨机,其政策界定尚不明朗。另外,就山东来说,到2012年年底完全淘汰3米以下磨机也是不切实际的。

产业延伸步履蹒跚

水泥工业不能单纯依靠扩增产量发展,必须通过合理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去增加经济总量和效益。水泥企业要进入上游骨料和下游混凝土产业,通过发展混凝土产业来支持水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虽然山东的商品混凝土、水泥制品发展势头迅猛,促进了水泥产品结构的调整,但整体而言,并没有真正全方位地推进水泥产业转型,而且在转型中还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由于商品混凝土产业进入门槛低、见效快,大企业全省布局,小企业也蜂拥而上,管理上也处于无序状态。另外,受下游市场趋紧影响,今年一季度全省水泥制品(含商品混凝土)企业应收账款达到54亿元,同比增加了52.68%,占到全省建材工业应收账款总数的28.34%,其中主要是混凝土搅拌站发生的应收账款,严重影响了企业资金的周转,也影响了企业效益的提高。为此,对商品混凝土行业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问题,需要引起全行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首页12末页>>

其他专用汽车

自流平地坪漆

苏州水利水电总承包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