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个养生宜忌,你一定要知道
这5个养生宜忌,你一定要知道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秋分的到来预示着秋意渐浓,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而后气温逐渐降低,越发寒冷。日期为每年公历的9月22日~24日之间。秋分时节要特别注意预防秋燥,最重要的当数充足补水。
在饮食方面以清润温润为主,要多吃芝麻、核桃、糯米等清润的食物。2018年6月21日,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是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秋分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
随着秋季的到来,冷空气团开始占优势气候将从春夏的湿热,逐渐变成干冷。冷空气团独占一方,没有对手,所以开始不再打雷了。
秋分以后,下雨不会再打雷,再也不用担心夜晚会被惊雷吓醒。
二候蛰虫坯户
秋分过后,昼短夜长,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洞穴之中,以防寒气入侵。
三候水始涸
《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降雨量也开始减少,湖泊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便是诗人爱说的秋水消瘦、秋水清瘦。
秋分习俗
秋分时节,有很多的习俗,比如秋祭月,吃秋菜,送秋牛,粘雀子嘴,放风筝,做面雀等,在很多地方依旧延续着......
吃秋菜
秋菜是一种野苋菜,农村地区的人们称之为秋碧蒿。秋分这天去采摘秋菜,采回的秋菜一般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送秋牛
秋分那天,有给每家送去秋牛图的人。秋牛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说唱的人,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合辙押韵,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顺应农时的话,祝福收成好。
粘雀子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人们把不用包心的汤圆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放风筝
秋分期间也是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风筝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人们不仅放风筝,还要相互比赛看谁放得高。
QIUFEN
秋
分
养
生
秋分时节天转凉,开始进补口享福
早睡早起,起居有常
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中午最好能睡上子午觉,可保持精力充沛,减轻秋乏。
适量运动
秋季养生,以收为主,建议选择轻松平缓的运动,例如走路、爬山、瑜伽等,运动时以周身微热为最佳,运动至汗出即可停止。
保持乐观积极的精神
秋分时节,需要关注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秋风萧瑟,这个季节容易让人有悲观的感觉,所以要保持乐观的情绪。老人可减少说话,多登高远眺,放松心情,不过在这过程中也要注意安全哦。
少吃辛辣多润肺
注意要少吃辣椒、生姜等辛辣食物,烧烤也要少吃。入秋后气候逐渐干燥,如果再吃辛辣,对养肺不利。可以多吃一些莲藕、荸荠、百合、银耳,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的作用。
少食生冷多喝汤粥
中医养生学提倡在秋天每天早晨吃粥。秋分时节,脾胃内虚,抵抗力下降,这时若能吃些温食,特别是喝些热药膳于身体自然很有好处。
QIUFEN
秋
分
食
谱
秋季要补阴润肺
在干燥的季节里更应该吃好吃对
不仅只有梨是秋季好食材哦
快来跟着小编涨姿势啦
洋葱
多吃洋葱,减少患心脏病几率,在人们的餐桌上很多蔬菜瓜果都对人体的身心有益,大大降低了患心脏病的危险,洋葱中含一种称为槲皮素的化学物质,能有效预防造成血管壁增厚的慢、炎症,从而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鲜枣
与其他秋季水果相比,鲜枣多项营养素含量均居首位,如维生素C、钾、镁、铁、锌等。维生素C可软化血管、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和动脉硬化,钾对控制血压有利,镁有助于对抗压力等。但是枣偏热,痰多、便秘、胃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都不宜多吃。
银耳
银耳是秋季最理想的滋补佳品。银耳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脂肪、多种维生素及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入秋之后,天气日渐转凉,肺虚体弱、干咳气短以及患有秋燥症的人适合食用,银耳既可生津防燥、滋阴润肺,又可益气清肠、补脾开胃、润喉护嗓。
蜂蜜
蜂蜜是一种弱碱性食物,补水润肺,富含锰、铁、钙、铜、磷、钾等无机物,还含有一定数量的维生素b1、b2、b6。用蜂蜜加温水,就是很好的补水饮料。小口小口地慢慢咽,会觉得舒服许多,口腔和咽喉黏膜的干渴感明显缓解。
TAG标签:
脑型疟疾睾丸炎的危害有哪些
胰石病患者提问
白点病怎么吃